首页 > 财经 >

缺口曾达9成,MCU厂商仍陷产能争夺战

发布时间:2022-03-01 17:06:00来源:
 MCU(微控制器)全球供应紧缺局面已持续超过六个季度,国内MCU厂商的产能争夺战也仍在胶着中。

  近日有消息人士称,由于汽车芯片供应短缺,交货期几乎没有改善,部分国际IDM厂商在年初将车用MCU平均报价提高20%之后,第二季度可能继续涨价。而MCU及模拟芯片供应商Microchip(微芯科技)继去年多次上调产品报价后,日前再发涨价函,宣布将于3月1日起涨价。

  数据显示,渠道内MCU价格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已上涨数十倍,抢产能成了fabless厂商头等大事。

  MCU需求激增,供给缺口一度达9成

 

 

  MCU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车用电子、工控、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的应用占比分别约为35%、24%、18%和14%。

  2020年受疫情影响,MCU全球市场规模下滑至175亿美元。民生证券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229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

  民生证券认为,汽车与IoT(物联网)领域带来主要边际增量。在汽车领域,传统汽车只要用到几十颗MCU,自动化、电动化趋势下,电子电气架构重构,MCU需求随之激增;IoT领域,MCU“低功耗+安全+经济”特性,正好符合IoT设备要求,IoT设备的增长有望带来MCU增量需求。

  根据GSMA,预计到2025年全球联网设备可达252亿台,2018-2025年CAGR为16%。MCU是IoT的核心零部件,价值占到IoT终端模组的35%-45%。

  某上市公司MCU业务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举例称,以前的家用电器里都不用芯片,只是纯逻辑电路,而现在的家电越来越酷炫、时尚,而这些功能都需要基于主控芯片、信号链芯片等硬件去实现。

  需求量往上走的同时,供给却并未跟上。

  “MCU的缺货已经持续了两三年。不管哪个渠道哪个品牌的MCU,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上述上市公司MCU业务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2021年正常渠道的供货只能满足10%的需求,汽车和低功耗领域MCU的需求和交付量差距拉得特别大,今年由于各家厂商都有所准备,缺货情况会缓解一些。”

  “拿到一个可以在产品上用的芯片大约需要5~6个月,因为这中间包括流片、原片测试、芯片封装测试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对长的周期,加起来最少需要5个月左右。”该负责人表示,而一旦发现疫情,厂商要么产能减少,要么直接停工,停工了就反馈到一个客户端的周期,基本上6~8个月。

  目前国内元器件厂商fabless占绝大多数,但是晶圆代工产能非常有限。

  从流片来看,国内现在只有华虹宏力、中芯国际、台积电、苏州和舰、台联电等,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产能占全球近40%,但它聚焦中高端MCU,如M3、M4内核的MCU,中低端MCU则在中芯国际流片,但中芯国际的产能在全球占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产能分配不够是常态,而若长时间没有产能供给,那将给芯片设计公司带来较大伤害。

  各显神通,设计厂商争抢代工产能

  在fabless元器件厂商争夺代工产能的背景下,哪些厂商能够获得产能?

  上述负责人称,“如果我们全盘去接受客户端的订单,产能只能满足30%~40%,但所有企业对客户端的产能都不是均分制的,都是针对不同客户有不同的满足。”

  第一财经了解到,晶圆厂如果看不到设计厂的未来,供货意愿也会下降。

  某业内人士曾在公开场合称,一家芯片设计公司与国内某代工龙头“关系十分到位”,但也拿不到产能,经一番商讨之后,该代工龙头通过子公司的投资平台入股该芯片设计公司,设计公司才拿到产能。

  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在如今设计厂需各显神通争夺产能的背景下,一众拿不到产能、“看不到未来”的中小设计厂或将面临被洗牌出局的窘境,行业龙头的市场地位或更加稳固。

  目前国内MCU玩家众多,但规模普遍偏小。根据通联数据Datayes!,32位MCU兆易创新(603986.SH)体量最大,8位中颖电子(300327.SZ)体量最大,复旦微电的MCU核心产品线涵盖从8位、16位到32位ARMCortexM0+平台,芯海科技(688595.SH)、东软载波(300183.SZ)的出货量也居于前列,此外,比亚迪半导体是国内最大的车规级MCU芯片厂商。

  “70%~80%的MCU市场目前还是被国际厂商占据。”上述负责人表示,单从技术上来看,目前终端客户的需求70%~80%的国内产品都能满足,但现在出于成本、供应链的原因,或是对于产品稳定性、可靠性的顾虑,客户不敢往前跨越。“消费品类倒还好,工业品类,或对可靠性、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客户来说,切换芯片供方需要一定的周期,并带来相应的风险,因此客户很难在内部达成一致去做芯片的切换。”

  由此某芯片领域一级投资人认为,目前来看,海外品牌管脚兼容(pin to pin)芯片的设计厂商或迎来最确定的机会。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