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际 >

通讯:“我们有责任一起塑造未来”——记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得主苏·欧瑞莉

发布时间:2022-03-29 11:52:40来源:
 澳大利亚科学家苏·欧瑞莉可能比一些中国人更了解中国的地层结构。

  过去40年,这位来自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的地学科学家致力于与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并多次到访中国。本月24日,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为她举行了2020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颁授仪式。

  “这是我在同中国合作方面经历的最激动的时刻。这个奖证明科学合作是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建立持久国际纽带的重要方式,我们有责任一起塑造未来。”今年76岁的欧瑞莉在颁授仪式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是中国国务院于1994年设立的国家级年度奖项,授予在双边或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中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专家或组织。

  欧瑞莉首次到中国是1982年。当时她刚完成了博士学位学习,研究内容是新南威尔士州的火山岩。她发现澳大利亚缺少可以继续研究的条件,因此把目光投向中国。十年后,她受邀再次来华参加会议。

  此后合作就一直持续下来。她不但同中国研究人员一起远赴各地山区考察,还带他们到南澳大利亚州研究火山地质,并对华东和澳东部的岩石演化进行比较。

  “我们同中国同事一起,希望更加了解地球……一些实地考察非常艰苦。”欧瑞莉回忆说。

  2002年她去河北汉诺坝考察时,雨后道路湿滑,一行人坐在拖拉机上一路颠簸,但当时拍下的照片记录下了她充满期待的笑容。

  过去几十年间,她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化。在采访中她回忆道,刚去中国的时候很少看到机动车。那时他们乘坐一辆黑色汽车,穿行在自行车的海洋中。那时中国刚改革开放,实验室中缺少设备,很多中国科研人员希望欧瑞莉这样的外国科学家能够给予指导。

  她表示,她很高兴能够帮助中国年轻人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帮他们建立世界级的实验室,制定研究计划,在国际科学环境中培养下一代科研人员。

  “看到当时的年轻科学家现在成长为领导者并指导年青一代科研人员,这很让人欣慰。”她笑着说。

  回顾以前取得的成果,她认为,如果没有同中国的合作,这是不可能完成的。她说,科学跨越国界,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科技合作将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团结在一起,以科研成果造福人类,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科学研究没有政治标签,她对互利共赢的澳中科研合作未来充满信心。

  她认为,澳中合作进行地学研究,就像在完成一个“拼图”,她和其他研究人员都在拼自己的部分。“我们已经开始了,希望人们从我们完成的地方继续下去。”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